南方很多地方碰上寒潮就感覺很冷,與房屋設計有關
南方常常被與“溫暖”聯(lián)系在一起,不過很多南方的朋友,到了冬天卻冷得紛紛羨慕起北方的暖氣來。這與當?shù)氐臍夂蚝徒ㄖO計有一定關系。
在冬天氣溫較低時,人體溫度高出環(huán)境溫度,人體會向外散熱。由于水比空氣更能傳熱,人體身上的熱量就通過衣服上夾雜的“水”,源源不斷地把熱傳出去了,所以冬季相對濕度越大(水汽越多)就散熱越多,感覺越冷,稱為濕冷。說白了,濕度大,在夏天時更容易讓人感覺更熱,在冬天時則更寒冷。
除了濕度,室內的體感溫度還與墻壁發(fā)出的輻射熱相關。夏天時室外溫度高,墻壁受熱溫度上升,通過輻射方式向房間內傳熱,體感溫度相對實際氣溫可能升高。而冬天時室外溫度低,墻壁受到冷卻溫度降低,體感溫度相對實際氣溫就可能下降。 不過,房屋的隔熱性難以精確定量。根據(jù)經驗,在封閉的室內,氣溫、濕度和墻壁輻射熱對體感溫度的影響約為40%、20%和40%,可見輻射熱的作用不容忽視。 但是在冬季,影響體感溫度的主角,其實是氣密性。一旦室內外產生大量空氣自由流動的間隙,不僅會形成讓人感到寒冷的風,也會促進室內外空氣的熱對流,從而加速熱量的散失。在這樣四處透風的房間中,體感溫度顯然會低于實際氣溫。
廣州的建筑設計,很少考慮冬天保暖。| 圖蟲創(chuàng)意
我國南方的建筑,特別是在廣東這樣的亞熱帶地區(qū),在修建過程中,較少考慮到冬季的保暖效果,所以在寒潮面前暴露出隔熱能力不足,氣密性差等特點。再加上南方地區(qū)普遍采用單層玻璃,一旦外界溫度急劇降低,玻璃就率先被冷卻,使屋間內熱量以輻射形式向屋外散逸。更別提南方冬季室內動輒80、90%的相對濕度,體感溫度就很容易明顯低于實際氣溫了。
身處南方比如廣東,要像在北方一樣,集中供暖、加厚墻壁、使用雙層玻璃、鋪設隔熱瓦,顯然不是三言兩語間就能辦到的事情。那么在南方的小伙伴們,有什么辦法來渡過眼下難捱的寒流呢? 首先,空調當然是南方對抗寒冷的終極武器之一。空調能通過熱對流的方式升高氣溫,同時還兼具的除濕效果。待在空調房里,身體自然會感覺暖和。
空調沒有制熱功能?試試加熱器吧。| 圖蟲創(chuàng)意
不過,廣東很多空調可能壓根兒沒有制熱功能。這種情況下,準備一個小型的加熱器就非常有必要了。目前的各種“小太陽”通過加裝反射罩等方式,都有了很高的電能利用效率和定向效果,用起來都杠杠滴。不過別忘了,在使用電加熱器時也要注意安全喲。
其次,如有必要,可以在門縫等處貼上密封條,夏季可以防止空調冷氣外溢,冬季可以阻擋外面冷空氣進入。不要小看連通屋內和屋外的孔隙,窗戶是熱量散失最嚴重的環(huán)節(jié)。
夜間,人在屋內,應及時拉好窗簾。窗簾不光可以阻擋窗縫內進入的冷空氣,還可以防止空調吹出的熱風被玻璃冷卻。 總而言之,我們既可以采用增添衣物的方法來防御,也可以靈活運用空調和加熱器這些現(xiàn)代玩意兒。躲在層層保暖措施后面,寒潮也就不足為懼了。
本文由“科學辟謠平臺”(ID:Science_Facts)出品,轉載請注明出處。